Opera / Arts & culture Magazine 《歌劇暨藝術文化》雜誌
《歌劇暨藝術文化》雜誌於2016年4月創刊,由財團法人台北歌劇暨藝術文化基金會發行,從歌劇的熱愛,到歌劇的推廣,深感台灣古典音樂尤其歌劇方面等相關資訊的缺乏,期待透過更聚焦的視野,讓「歌劇欣賞」這件事情能成為眾人生活中的一環。
每期雜誌內容介紹國內外歌劇動態,以及古典音樂、表演藝術等領域之訊息。歌劇之外,在「藝術與文化」單元,則提供讀者高品質、可讀性高的生活藝文內容,涵蓋藝術、建築、時尚、美食等,透過《歌劇暨藝術文化》,打造深具音樂與藝術美學的全方位品味生活。
2016年夏季號中,封面故事為德國作曲家華格納的《萊茵黃金》,演出的圖版影像來自於拉夫拉前衛劇團(La Fura dels Baus)。《尼貝龍指環》這套大型樂劇,係由一系列四套歌劇所組成,全本演出需耗費四個晚上,總計十五個小時,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歌劇,耗時耗力,是所有歌劇表演者最大的挑戰。故事取材日耳曼古老神話史詩,描述人性的試煉,直指命運的寓言,《萊茵黃金》是四部作品中的前夕(序幕),講述侏儒阿伯利希(Alberich)絕情棄愛以換取權力的故事。自19世紀在拜魯特節慶劇院的首演後,受限於製作上需要的耗資與人力,加上樂團編制相當龐大,近代只有少數劇院或樂團能演出整部《尼貝龍指環》劇作。
今年9月,臺中國家歌劇院將在開幕當天聯手(國家交響樂團(NSO)與拉夫拉前衛劇團(La Fura dels Baus),共同演出指環首部曲《萊茵黃金》。華格納是音樂界與劇場界的革命性人物,選擇其代表性作品來宣告開幕,正標誌著歌劇院的創新性與企圖心。
而在《萊茵黃金》之前,「華格納熱潮」先由9月初國台交開季音樂會推出的《崔斯坦與伊索德》展開,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以及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,本期有來自夜鶯基金會副執行長呂岱衛的撰文「從表象意志到永恆真實——《崔斯坦與伊索德》告訴我們的三件事」,相當有助於讀者在欣賞該劇之前閱讀一番。
即將開幕的臺中國家歌劇院接連推出好戲,10月底將上演「社區歌劇」《迷宮魔獸》的中文版,將會成為該劇全球第四個語言版本的全新製作。為了此次籌備,歌劇院方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,邀請法蘭切斯可.柯爾悌(Francesco Corti)擔任指揮,廣邀台中在地藝文社群共同參與,並邀請黎煥雄擔任導演。「社區歌劇」是歐美國家近年來新興的概念,強調歌劇活動的參與,應是不分地點,無關參與者職業背景、經濟狀況的大眾化享受,意圖打破傳統印象中的菁英取向,讓群眾成為作品的一部份,成功達到雙向溝通。
本期撰稿作者迪威奇在今年6月前往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欣賞《玫瑰騎士》,該劇描述元帥夫人的外遇情人——年輕伯爵奧克塔文,陰錯陽差擔任元帥夫人表哥歐克斯男爵,向富家女蘇菲傳遞訂婚信物「銀玫瑰」的「玫瑰騎士」,卻因此愛上蘇菲,元帥夫人在感情掙扎中黯然退出,成全奧克塔文與蘇菲。雖然整齣歌劇的劇情詼諧、音樂旋律可人,然而,無論是由次女高音扮男裝的年輕伯爵奧克塔文(劇中奧克塔文還要再痞痞地扮上女裝),或是男低音須以低沉卻不失活潑的嗓音詮釋歐克斯男爵,都在在考驗著演員的演技與歌唱技巧。
在歌劇之外,《歌劇暨藝術文化》雜誌亦包含了藝術領域,比如本期所推薦的「時尚統治:女王衣櫥九十年風華」、喬治亞.歐姬芙、西班牙設計師亞米.海因、「重建達達世界」等。結合音樂與藝術,創造生活的品味,品味的生活。
6
規格:20.5 x 28.5 cm,共96頁,全彩。